
高级检索:
2021-09-27 14:55
久负盛名的“栗乡”陕西镇安县各地均出大板栗,以云镇和回龙较多。全县板栗栽培面积5万多亩,其中有3万亩板栗林带,年产量80多万公斤。镇安板栗树早在周代已有生长,历史悠久。如今,商洛地区已发展到41.5万亩,建成板栗基地11.4万亩。镇安大板栗是用家板栗树与野生茅栗树嫁接而成。品种优良,素以颗粒肥大,栗仁丰满,色泽鲜艳,玲珑美观,涩皮易剥,肉质细腻,糯性较强,甘甜芳香,含糖量高,营养丰富而著称于世。生食脆甜,熟食糯香。据林业部1960年考察,在镇安县梓桥沟发现一棵栗树元老,已200余年,仍健壮旺盛,奉献不已,年产板栗40多公斤。镇安大板栗,1960年被林业部.....
2021-09-27 14:54
镇安人都会腌腊肉,镇安人都会酿造包谷酒。在镇安民间去访问,你如果想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样,首先弯腰揭开酒缸上的大石板,量一量里面酒的深度,其次,抬头向上,数一数屋檩上挂的腊肉块子有多少,就心中有数了。镇安水土好,水乃生命之源,水的软硬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,软水煮饭,食不耐饥,硬水煮饭,吃了不容易消化,所以,一个胃口娇气的人猛然到一个新的地方,总是不服水土换肚子,然而到镇安出差的人,从来没有发生过换肚子的现象。镇安的好水,养育出如花似玉的镇安女子;镇安的好水,酿造出回味无穷的包谷酒。镇安人把造酒看的和挑水一样简单,沟沟岔岔都是纯净水,随便挑两.....
2021-09-27 14:52
腊肉,又叫熏肉,是商洛市镇安一带的地产特产,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,镇安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,而且普遍。每逢冬腊月,即“小雪”至“立春”前,家家户户杀猪宰羊,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,其余乘鲜用食盐,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、大茴、八角、桂皮、丁香、等香料,腌入缸中,7-15天后,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,滴干水,进行加工制作。选用柏树枝、甘蔗皮、椿树皮、功柴草火慢慢熏烤,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。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,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,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,即使城里人,虽不杀猪宰羊,但每到冬腊月,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,品品腊味。如自家不.....
2021-09-27 14:51
镇安县位于秦岭南麓,境内山绿、水清、天蓝,是一块没有污染的绿色土地,号称天然氧吧。镇安盛产红香椿,全县野生香椿千万余株,以西口北阳山最多、最出名。镇安香椿为野生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,加之色鲜味美深受外地市民和客商喜爱,成为人们春季饭桌上的一道抢手菜。镇安每年香椿产量大约为500万斤,90%被外地客商收购。镇安香椿食用的是嫩芽,椿芽即椿树之嫩芽,气味芳香,甘润可口,烹制食品的美味佳肴。香椿炒鸡蛋是镇安人款待宾客的上乘家肴。每年春季,芽叶长五、六寸时采集。镇安人传统加工椿芽有三种方法:食鲜椿芽,无论炒、蒸、凉调,都是风昧佳品。吃干椿芽,捞水后晒干。淹椿芽,把采.....
2021-09-27 14:50
镇安地处秦头楚尾,属南北文化交汇处。农家菜兼具南北特点,味道既有川菜之麻,又有湘菜之辣,还有秦菜之咸。酒席形式多为“八大件子”和“十三花”。用料以农家自产为主,木王腊肉、山珍野菜为待客佳肴。饭菜加工以铁锅炒、罐炖、笼蒸;酒水以自酿甘蔗酒、玉米酒招待宾朋。热诚欢迎您畅游木王山水,品尝栗乡美味佳肴.....木王砧板肉 镇安小炒玉米粉蒸饺小磨豆渣芋粉炒腊肉香椿鸡蛋糕腐乳蒸蛋 洋芋馍馍.....
2021-09-27 14:47
镇安象园茶种植有 300多年的历史。据该地大姓刘氏家谱记载:三百多年前,刘氏祖人安徽籍刘国正带茶种自彭城迁入镇安县象园沟。“象园茶”富含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,汤色清绿,香醇馨浓,味甘爽口,气烈沁人心脾,其色香味独具,名符其实,乃山乡佳品!“象园茶” 已注册“象园”牌商标,配制出色香味美、品质优良的“象园仙毫”、“象园碧螺春”、“象园毛尖” 等10多种茶叶名品精品。.....